一、课程基本属性
课程编码:
1156030
课程中文名称:
实验动物解剖与组织学
课程英文名称:
Anatomy and Histology of Experimental Animal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教育
课程性质:
拓展课
总学时/学分:
24学时/1.5学分
讲课学时/学分:
16学时/1学分
实验学时/学分:
8学时/0.5学分
课内实践学时/学分:
学时/学分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
开设学期:
5
适用专业及类型:
生物科学专业(拔尖创新型)
先修课程:
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物学
主撰人:
刘春霞
主审人:
曹贵方
制定时间:
2017年6月18日
二、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简介
实验动物解剖学及组织学是研究动物机体各器官正常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一门科学。实验动物解剖学及组织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教育拓展课,其内容属于形态学范畴。对于动物机体的形态、结构,有肉眼看见的部分即大体解剖学,也有肉眼看不见而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的部分即显微解剖学;广义的解剖学总括大体解剖学和显微解剖学(也就是组织学),而通常所说的解剖学一般是指大体解剖学。因此解剖学首先是组织学的基础,然后是生理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课。恩格斯说“医学是建筑在解剖学基础上的”,所以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生命科学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组织学又是研究动物体微细结构的科学。动物组织学教学认知对象是个体微小、结构复杂,只能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组织、细胞结构。只有全面掌握了动物机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互协调和统一,才能进一步深入研究动物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切实掌握动物机体各器官正常的形态结构,位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动物发育生物学等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
——了解细胞的结构、超微结构基本知识。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切片标本及大体标本模型的识别能力和绘图能力,正确使用名词术语,提倡使用专业外语名词和术语。
——掌握几种非切片法和几种器官的大体解剖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
(一)实验条件
表1 实验主要设备和台件数
序号
实验项目
主要设备名称
每组应配台件数
备注
1
实验动物解剖概述
解剖动物相关器械:解剖台、解剖器械、止血钳、手术刀等。
每组一套
本部分理论课在实验室上课
2
上皮组织
显微镜
每人一台
3
结缔组织
4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二)实验项目
表2 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实验内容
教学目标
细胞的形态结构,上皮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分布
(1)了解上皮组织在不同系统中的分布特点。
(2)熟悉显微镜的使用。
(3)掌握上皮组织的组成特点。
固有结缔组织、血液细胞形态结构
(1)了解结缔组织在不同系统中的分布特点。
(3)掌握结缔组织的组成特点。
三种肌组织的结构特点
(1)了解肌肉组织的分布特点。
(3)掌握肌肉组织的组成特点。
神经元、神经末梢、神经和神经纤维的构造
(1)了解神经组织的分布特点。
(3)掌握神经组织的组成特点。
(三)实验报告
(四)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要求同学们结合理论认真观察切片标本,熟练掌握标本的结构,然后绘图,出勤。阶段性考试主要以观察切片为主,内容是观察辨认标本,绘出观察图并注明结构。
2.成绩评定
实验总评成绩=实验出勤10% + 实验图册70% + 阶段性考试20%
下一条:《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关闭】